以木为纸,以刀代笔。近日,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“无墨之墨:当代浙江木雕艺术作品巡展”在上海奉贤博物馆言子书院拉开帷幕,121件出自20位浙江木雕大师之手的精品力作集中亮相,为沪上观众带来一场传统与创新交融的艺术盛宴。

“本次巡展的核心亮点在于‘守正’与‘创新’的双向融合”。项目策展人、清华大学王建中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“展览不仅汇聚了深浮雕、圆雕、薄意雕等浙江木雕核心传统技法,更收录了多位大师将当代审美融入传统工艺的新作,多件作品曾斩获‘百花奖’‘山花奖’等业界重磅荣誉,既完整呈现了浙江木雕对传统工艺的坚守,更展现了其与当代艺术语言的探索融合。”

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万少君则特别推荐的两件堪称“传世级”的展品,成为展览的“人气焦点”。“陈一中大师的《江南春晓》,用细腻刀工勾勒出小桥流水、黛瓦粉墙的江南意境,每一处窗棂、枝叶都透着灵秀,把江南的温婉刻进了木头里;蒋宝良大师的《康熙耕织图》,更是将传统题材做出了新高度,不仅还原了‘男耕女织’的农耕文化精髓,技法上的突破更让作品兼具文化传承意义与艺术价值,足以传世。”
上海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耿鸿民在观展后指出:“一次性呈现种类丰富、技法多元且体系完备的浙江木雕,这样的机会十分难得。对于上海乃至全国工艺美术从业者而言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。它不仅搭建起长三角工艺美术技艺互鉴的桥梁,更以鲜活的创作技艺推动传统工艺走近大众,成为深化文化认知、促进传播传承的重要契机。”

开幕当日,一场聚焦木雕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座谈会同步举行。上海市奉贤区博物馆文物修复部主任秦威威、清华大学教授王建中、上海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耿鸿民、上海市工艺美术学会秘书长严忠、上海阳茗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艺术总监、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潘向阳、上海城建职业学院迟广超教授、上海市工艺真静传统木作博物馆非遗传承人彭俊发、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朱小永、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意设计学院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,围绕长三角工艺美术交流、非遗技艺活态传承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。
据悉,作为巡展的重要一站,本次展览既是浙沪两地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,更通过“展览+座谈”的形式搭建起传统工艺传承对话的平台。展览将持续至11月5日,市民可前往奉贤博物馆言子书院近距离感受浙江木雕“无墨胜有墨”的艺术魅力。
新闻链接:https://www.shobserver.com/staticsg/res/html/web/newsDetail.html?id=1001356